氣候變遷因應法重點內容
下列何者 不是 「氣候變遷因應法」之重點內容? * 2050 淨零排放目標入法 * 碳稅專款專用 * 穩健推動碳交易 * 優化碳盤查法規與系統 答案是: 碳稅專款專用 。 「氣候變遷因應法」的重點內容包括: 2050 淨零排放目標入法 :這是《氣候變遷因應法》最核心的修法亮點之一,將原有的長期減量目標「2050 年排放量降為2005 年排放量50% 以下」修正為 2050 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使臺灣的氣候法規與國際趨勢接軌。 穩健推動碳交易 :法案中明訂了 碳定價(carbon pricing)措施 ,除了碳費徵收外,也包括了 自願減量額度(碳權)交易 ,鼓勵企業透過取得減量額度來抵減碳費。臺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也是配合此政策的重要措施。 優化碳盤查法規與系統 :為了有效管理溫室氣體排放, 《氣候變遷因應法》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定期進行碳盤查,並公開碳排放數據 。相關的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也持續優化,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然而,選項中的「 碳稅專款專用 」並不是《氣候變遷因應法》的重點內容。臺灣目前是採用 碳費 徵收機制,而非碳稅。碳費與碳稅最大的差異在於, 碳費屬於專款專用 ,其收入會納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用於補助地方與中央政府執行減碳工作、研發減排技術、氣候變遷調適、公正轉型等項目;而碳稅則是由政府統籌運用,並無專款專用之限制。 因此, 「碳稅專款專用」不是「氣候變遷因應法」的重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