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二氧化碳」標籤的文章

碳權衡量單位:公噸二氧化碳

 「碳權」為二氧化碳排放的權利,通常以下列何者做為衡量單位? * 1 公升的二氧化碳 * 1 立方公尺的二氧化碳 * 1 公噸的二氧化碳 * 1 公頃的二氧化碳 答案為: 1 公噸的二氧化碳 。  「碳權」通常以 1 公噸的二氧化碳 作為衡量單位。 碳權是什麼? 碳權(Carbon Credit)指的是將溫室氣體排放權利標準化後的證明文件。 它允許持有者在特定時間內, 合法地排放一定量的溫室氣體, 通常是二氧化碳( C O 2 ​ )。 一個碳權單位代表 1 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 tC O 2 ​ e ), 其中的「當量」表示將不同種類的溫室氣體(如甲烷、 氧化亞氮等)換算成等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權的運作方式 碳權的交易市場分為兩種: 總量管制與交易(Cap-and-Trade) :政府設定一個碳排放總量上限, 並將碳權分配或拍賣給企業。 企業若排放超過配額, 就需要到市場上購買更多的碳權;若排放量低於配額, 則可以將多餘的碳權賣出。 這種制度透過市場機制鼓勵企業減少排放。 碳抵銷(Carbon Offset) :企業或個人可以投資於減碳或移除碳的專案, 例如植樹造林、 開發再生能源等, 這些專案所減少的碳排放量可以轉換成碳權。 這些碳權可用來抵銷自身無法避免的碳排放, 進而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為什麼是公噸? 選擇公噸作為衡量單位, 主要是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量通常是巨大的, 使用較大的單位可以讓計算和交易更為簡潔。 舉例來說, 一座火力發電廠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高達數百萬公噸, 若使用公升或立方公尺等較小的單位, 數字會變得非常龐大且難以管理。 此外, 國際間在討論和規範碳排放時, 也普遍採用公噸作為標準, 這有助於全球碳市場的整合與運作。  

二氧化碳濃度達兩百萬年新高

 近年來,大氣 CO2 濃度比過去多少年來的任何時候高? * 400 萬年 * 300 萬年 * 200 萬年 * 100 萬年 答案為: 200 萬年 。  近年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濃度已經 比過去 200 萬年來的任何時候都高 。 這項數據凸顯了人類活動對地球大氣組成的深遠影響。燃燒化石燃料、森林砍伐等行為導致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得大氣中的 CO2 濃度迅速上升,遠超過地球自然循環所能調節的範圍。

二氧化碳暖化主因

 造成全球暖化最重要的因素為何?  *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 甲烷排放量增加  * 氣溶膠 (aerosols) 排放量增加  * 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增加 答案為: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 提到的所有因素:二氧化碳、甲烷、氣溶膠、一氧化二氮,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 然而, 二氧化碳 被認為是其中對全球暖化影響最深遠的溫室氣體。 為何二氧化碳的影響最顯著? 濃度高且持續增加: 人類活動,特別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上升,且持續累積。 滯留時間長: 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存留時間長達數百年,這意味著即使我們立即停止排放,其影響仍將持續很長時間。 吸收紅外線能力強: 二氧化碳分子能有效吸收來自地球表面輻射的紅外線,將熱量困在大氣中,導致全球溫度升高。 其他溫室氣體的影響 甲烷: 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數十倍,但在大氣中的壽命較短。主要來源包括農業、垃圾掩埋場和天然氣生產。 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二氮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約 300 倍,主要來源為農業活動和工業生產。 氣溶膠: 氣溶膠對氣候的影響較為複雜,既能反射太陽輻射,起到降溫作用,也能吸收地表輻射,起到增溫作用。其淨效應取決於氣溶膠的種類、大小和分布。 綜合來看 雖然其他溫室氣體也對全球暖化有貢獻,但 二氧化碳 由於其濃度高、滯留時間長、吸收紅外線能力強等特點,被認為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驅動力。 減緩全球暖化的關鍵 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轉向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等。 提高能源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保護森林: 森林是重要的碳匯,保護森林有助於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發展低碳經濟: 推動各行業的低碳轉型。 總結而言,雖然多種溫室氣體共同作用導致了全球暖化,但二氧化碳是其中最主要的元凶。 減緩全球暖化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您想了解更多關於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的資訊嗎?

熱帶森林碳排放

 2007 ~ 2016 年度最大的土地二氧化碳排放來自何處?  * 熱帶森林砍伐  * 種植水稻  * 畜牧牛羊  * 泥炭地劣化 答案為: 熱帶森林砍伐 。 根據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在 2007 年至 2016 年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中約有 23% 來自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而其中最大的土地二氧化碳排放源自 熱帶森林砍伐 。 為什麼熱帶森林砍伐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 碳儲存庫的消失: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儲存庫之一,當森林被砍伐時,儲存在樹木中的碳就會被釋放到大氣中,加劇溫室效應。 土壤碳的釋放: 森林砍伐後,土壤中的有機物會加速分解,釋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植被覆蓋減少: 森林砍伐會減少地球的植被覆蓋面積,降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其他選項的影響 種植水稻: 水稻種植過程中,水稻田會產生甲烷,這也是一種溫室氣體,但相較於森林砍伐,其對二氧化碳排放的貢獻較小。 畜牧牛羊: 畜牧業會產生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些都是溫室氣體,但主要影響的是甲烷排放。 泥炭地劣化: 泥炭地是重要的碳儲存庫,其劣化也會導致碳的釋放,但相較於熱帶森林砍伐,其影響範圍較小。 結論 綜合以上資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 2007 年至 2016 年間, 熱帶森林砍伐 是導致土地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原因。因此,保護熱帶森林、減少森林砍伐,對於減緩氣候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想了解更多嗎? 您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IPCC 氣候變遷與土地特別報告決策者摘要摘譯: 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abstract_one.aspx?kid=20201111172619 希望這個解答對您有幫助!

溫室氣體管制問答

 下列哪一種氣體 不是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所管制的溫室氣體?  * 二氧化碳  * 甲烷  * 臭氧  * 六氟化硫 答案是: 臭氧 。 說明: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所管制的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氮等。這些氣體具有較強的吸熱能力,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 臭氧 雖然在大氣層的上層有保護地球的功能,但在地面附近過多的臭氧則是一種空氣污染物,會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危害。臭氧主要來自於汽車尾氣、工業排放等,並非溫室氣體減量法所規範的對象。 總結: 在上述選項中,只有 臭氧 不是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所管制的溫室氣體。其他選項中的二氧化碳、甲烷和六氟化硫都是屬於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遷具有顯著影響。 補充說明: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 的目的是為了減緩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達到降低全球氣溫上升速度的目的。 臭氧層破洞 的問題主要是由於大氣層上層的臭氧層被消耗所致,與地面附近的臭氧污染是不同的概念。 希望這個解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