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範疇三影響力」標籤的文章

減碳債券:範疇三影響力

 因應全球暖化,在建構以達成減碳為主題之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時,以下列哪個碳排放指標做為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 (SPT) 及關鍵續效指標 (KPI),在減碳上的管理是對解決極端氣候問題較有顯著的影響? * 範疇一 * 範疇二 * 範疇三 * 以上皆是 答案為: 範疇三 。  在建構以達成減碳為主題的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時,選擇哪種碳排放指標作為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 (SPT) 和關鍵績效指標 (KPI),對於解決極端氣候問題是否具有顯著影響,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沒有單一的「最佳」答案,因為這取決於發行債券的實體(公司或政府)、其業務性質、價值鏈的構成以及其減碳的潛力。 一般來說,碳排放的「範疇」分類如下: 範疇一 (Scope 1): 直接排放,來自組織擁有或控制的來源。例如,燃燒燃料的鍋爐、車輛或工業製程中的排放。 範疇二 (Scope 2): 能源間接排放,來自組織消耗的電力、熱力或蒸汽的產生。這些排放發生在組織以外的發電廠。 範疇三 (Scope 3): 其他間接排放,涵蓋了價值鏈中所有其他間接排放,包括上游和下游活動。這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範疇,可能包括: 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生產 資本貨物 燃料和能源相關活動(不在範疇一和範疇二中) 運輸和分銷(上游和下游) 廢物產生 商務旅行 員工通勤 租賃資產 特許經營 投資 售出產品的使用 售出產品的報廢處理 為什麼「範疇三」可能被認為影響更顯著? 雖然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減排對於企業自身的碳足跡至關重要,但 範疇三的減排通常被認為對於解決極端氣候問題具有更顯著的影響,原因如下: 涵蓋範圍廣泛: 範疇三通常佔一家公司總排放量的絕大部分(在某些行業可能超過 80%),尤其是在製造業、零售業和服務業。如果只關注範疇一和範疇二,可能會忽略巨大的減排潛力。 價值鏈影響: 範疇三排放反映了企業在其整個價值鏈中的影響力,包括供應商、客戶和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通過影響這些環節,企業可以促進更廣泛的減碳行動。 系統性變革: 解決範疇三排放往往需要與供應商合作,推動供應鏈的綠色轉型,或鼓勵客戶採用更可持續的產品和行為。這有助於實現更深層次的系統性變革,而不是單純的內部運營優化。 識別風險與機會: 追蹤範疇三排放有助於企業識別其價值鏈中的氣候相關風險(例如供應鏈中斷、監管壓力)和機會(例如開發低碳產品、與供應商建立合作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