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 重大主題決定流程
有關組織依循 GRI 準則決定重大主題的流程,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 * 組織需要使用適用的 GRI 行業準則以了解行業脈絡,並考量行業準則中描述的主題與衝擊 * 組織須定期鑑別實際和潛在衝擊,並評估衝擊顯著性 * 組織可透過與專家議合,以鑑別和評估衝擊顯著性 * 組織排定其最顯著衝擊的報導優先順序時,不得受到外部利害關係人影響 答案是: 組織排定其最顯著衝擊的報導優先順序時,不得受到外部利害關係人影響 。 詳解: GRI 準則強調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在決定重大主題的過程中,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 利害關係人對組織的影響力: 他們可能擁有投資、購買、監管或其他權力,對組織的經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利害關係人的關切: 了解利害關係人對哪些議題最關心,有助於組織更準確地評估其重大性。 提升報告的公信力: 透過與利害關係人互動,組織可以增加報告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因此,組織在排定重大主題的報導優先順序時,應該積極與外部利害關係人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並將他們的觀點納入考量。 其他選項的說明: 組織需要使用適用的 GRI 行業準則以了解行業脈絡,並考量行業準則中描述的主題與衝擊: 這是正確的。行業準則提供了一個基礎框架,幫助組織了解其所屬行業的常見議題和挑戰。 組織須定期鑑別實際和潛在衝擊,並評估衝擊顯著性: 這是正確的。組織需要持續關注其營運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並定期評估這些影響的重大性。 組織可透過與專家議合,以鑑別和評估衝擊顯著性: 這是正確的。專家可以提供專業的意見和建議,幫助組織更深入地了解其營運的影響。 總結來說,GRI 準則強調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和透明度。組織在決定重大主題時,應該綜合考慮多方意見,以確保報告的全面性和公信力。 延伸思考: 在實務上,組織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與外部利害關係人互動: 利害關係人分析: 識別並分類主要的利害關係人。 溝通渠道: 建立多種溝通渠道,例如問卷調查、座談會、專家訪談等。 參與機制: 建立利害關係人參與機制,讓利害關係人能夠參與到重大主題的決策過程中。 透過這些方式,組織可以更有效地與利害關係人溝通,並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如果您還有其他關於 GRI 準則或永續報告的問題,歡迎隨時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