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代表性濃度路徑」標籤的文章

IPCC 排放情境分析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PCC) 對未來全球氣候長期推估中,採用的溫室氣體排放軌跡情境, 不包含 哪一種溫室氣體?  * 全氟碳化物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一氧化二氮 答案是: 全氟碳化物 。 這個問題的答案乍看之下似乎很簡單,但若深入探討,會發現其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問題本身的疑點: 過於簡化: IPCC在氣候模型中考慮的溫室氣體遠不止上述幾種,例如甲烷、氫氟碳化物等。 缺乏情境說明: IPCC的排放軌跡情境是複雜的,不僅考慮單一溫室氣體,還考慮各種排放源、吸收源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情境。 答案過於直接: 直接指出「不包含全氟碳化物」並不能說明IPCC為何不包含,也忽略了其他溫室氣體的重要性。

臺南淹水風險分析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衝擊分析》的研究,在假設「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的情況下,到了 2050 年,受到影響最顯著的臺南市,淹水面積為何?  * 110 平方公里  * 210 平方公里  * 310 平方公里  * 410 平方公里 答案為: 310 平方公里 。 好的,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問題: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在「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下,2050 年臺南市淹水面積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 答案: 310 平方公里。 分析: 研究報告: 這題的資訊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專門探討全球暖化對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的影響。 情境設定: 研究中設定了一個最壞的情況,也就是「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這代表人類持續高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會更快。 影響區域: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預測臺南市將受到最嚴重的衝擊,也就是淹水面積會大幅增加。 淹水面積: 四個選項中,正確答案是 310 平方公里。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不採取積極的減碳行動,2050 年的臺南市將有相當大的一片區域會被海水淹沒。 結論: 這份研究的結果相當警醒,顯示氣候變遷對臺灣,尤其是沿海城市,造成的威脅是真實且迫切的。如果我們不積極面對這個問題,未來將面臨更嚴重的海平面上升和暴潮災害。 延伸思考: RCP8.5: 這個縮寫代表「代表性濃度路徑 8.5」,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定義的一種氣候變遷情境,代表高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 淹水面積的影響: 淹水面積增加會導致許多問題,包括土地利用改變、基礎設施損壞、生態系統破壞、居民被迫遷移等。 減緩措施: 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我們需要採取積極的減碳措施,例如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等。 調適措施: 除了減緩氣候變遷,我們也需要採取調適措施,例如加強海岸防護、提升排水系統、建立早期預警系統等。 總結: 這份研究結果提醒我們,氣候變遷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才能解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為減緩氣候變遷貢獻一份力量。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另外,建議您參考綠色和平組織的原始研究報告,以獲得更詳細的資訊。 關鍵字: 綠色和平組織, 全球暖化, 臺灣,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