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碳排放」標籤的文章

熱帶森林碳排放

 2007 ~ 2016 年度最大的土地二氧化碳排放來自何處?  * 熱帶森林砍伐  * 種植水稻  * 畜牧牛羊  * 泥炭地劣化 答案為: 熱帶森林砍伐 。 根據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在 2007 年至 2016 年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中約有 23% 來自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而其中最大的土地二氧化碳排放源自 熱帶森林砍伐 。 為什麼熱帶森林砍伐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 碳儲存庫的消失: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儲存庫之一,當森林被砍伐時,儲存在樹木中的碳就會被釋放到大氣中,加劇溫室效應。 土壤碳的釋放: 森林砍伐後,土壤中的有機物會加速分解,釋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植被覆蓋減少: 森林砍伐會減少地球的植被覆蓋面積,降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其他選項的影響 種植水稻: 水稻種植過程中,水稻田會產生甲烷,這也是一種溫室氣體,但相較於森林砍伐,其對二氧化碳排放的貢獻較小。 畜牧牛羊: 畜牧業會產生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些都是溫室氣體,但主要影響的是甲烷排放。 泥炭地劣化: 泥炭地是重要的碳儲存庫,其劣化也會導致碳的釋放,但相較於熱帶森林砍伐,其影響範圍較小。 結論 綜合以上資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 2007 年至 2016 年間, 熱帶森林砍伐 是導致土地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原因。因此,保護熱帶森林、減少森林砍伐,對於減緩氣候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想了解更多嗎? 您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IPCC 氣候變遷與土地特別報告決策者摘要摘譯: 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abstract_one.aspx?kid=20201111172619 希望這個解答對您有幫助!

永續金融商品與傳統金融之別

 金融機構發行永續金融商品和傳統金融商品主要的 不同 考量為何?  * 考量金融商品發行期間的不同  * 考量金融商品名稱是否有永續  * 考量金融商品是否有納入 ESG 因子  * 考量金融商品的風險是否較高 答案是: 考量金融商品是否有納入 ESG 因子 。 永續金融商品與傳統金融商品的主要不同考量 金融機構在發行永續金融商品和傳統金融商品時,考量的重點確實存在顯著差異。以下針對您提出的四個考量因素進行詳細說明: 1. 考量金融商品發行期間的不同 傳統金融商品: 通常著重於短期或中期的獲利,發行期間較短。 永續金融商品: 除了追求短期獲利外,更強調長期且穩定的績效。由於永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永續金融商品的發行期間往往較長,以確保投資資金能夠長期支持永續項目。 2. 考量金融商品名稱是否有永續 傳統金融商品: 商品名稱通常與投資標的或策略直接相關。 永續金融商品: 商品名稱往往會包含「永續」、「綠色」、「ESG」等關鍵字,明確表示該商品具有永續發展的屬性。這樣的命名方式有助於投資人快速識別,並吸引具有永續意識的投資者。 3. 考量金融商品是否有納入 ESG 因子 傳統金融商品: 主要關注財務績效,對 ESG 因子(環境、社會、治理)的考量較少。 永續金融商品: 將 ESG 因子納入投資決策的核心。投資標的必須符合特定的 ESG 標準,例如碳排放量、社會責任表現、公司治理等。透過 ESG 篩選,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同時也能產生正面的社會和環境影響。 4. 考量金融商品的風險是否較高 傳統金融商品與永續金融商品的風險: 兩者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但風險的來源和性質有所不同。 傳統金融商品: 風險主要來自於市場波動、利率變動、匯率變動等。 永續金融商品: 除上述風險外,還可能面臨政策風險、技術風險、以及ESG評估標準變動的風險。不過,透過嚴謹的風險管理和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可以有效降低這些風險。 總結 永續金融商品與傳統金融商品的差異不僅在於名稱和投資標的,更在於投資理念和考量因素。永續金融商品 將 ESG 因子納入投資決策 ,追求長期穩定的績效,並產生正面的社會和環境影響。投資人選擇永續金融商品,不僅是為了追求財務回報,也是為了參與到全球永續發展的浪潮中。 其他重要考量因素 除了上述四點,金融機構在發行永續金融商品時,還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