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標籤的文章

熱帶森林碳排放

 2007 ~ 2016 年度最大的土地二氧化碳排放來自何處?  * 熱帶森林砍伐  * 種植水稻  * 畜牧牛羊  * 泥炭地劣化 答案為: 熱帶森林砍伐 。 根據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在 2007 年至 2016 年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中約有 23% 來自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而其中最大的土地二氧化碳排放源自 熱帶森林砍伐 。 為什麼熱帶森林砍伐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 碳儲存庫的消失: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儲存庫之一,當森林被砍伐時,儲存在樹木中的碳就會被釋放到大氣中,加劇溫室效應。 土壤碳的釋放: 森林砍伐後,土壤中的有機物會加速分解,釋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植被覆蓋減少: 森林砍伐會減少地球的植被覆蓋面積,降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其他選項的影響 種植水稻: 水稻種植過程中,水稻田會產生甲烷,這也是一種溫室氣體,但相較於森林砍伐,其對二氧化碳排放的貢獻較小。 畜牧牛羊: 畜牧業會產生甲烷和一氧化二氮,這些都是溫室氣體,但主要影響的是甲烷排放。 泥炭地劣化: 泥炭地是重要的碳儲存庫,其劣化也會導致碳的釋放,但相較於熱帶森林砍伐,其影響範圍較小。 結論 綜合以上資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 2007 年至 2016 年間, 熱帶森林砍伐 是導致土地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原因。因此,保護熱帶森林、減少森林砍伐,對於減緩氣候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想了解更多嗎? 您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IPCC 氣候變遷與土地特別報告決策者摘要摘譯: https://tccip.ncdr.nat.gov.tw/km_abstract_one.aspx?kid=20201111172619 希望這個解答對您有幫助!

全球暖化溫度上升

 從 1850 - 1900 年到 2010 - 2019年,全球地表溫度上升的最佳估計值為多少?  * 1.87°C  * 1.47°C  * 1.07°C  * 0.67°C 答案為: 1.07°C 。 這個數據是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所提供的資訊。報告指出,人類活動,主要是溫室氣體排放,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 其他選項為何不正確? 1.87°C 和 1.47°C: 這些數字過高,與目前科學共識不符。 0.67°C: 這個數字過低,無法反映出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全球氣溫的實際上升幅度。 為什麼全球溫度會上升? 溫室氣體排放: 人類活動,例如燃燒化石燃料和森林砍伐,導致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這些溫室氣體就像一層毯子,將太陽輻射困在大氣中,導致地球溫度升高。 其他因素: 除了溫室氣體,還有其他因素可能對氣候變遷產生影響,但溫室氣體被認為是主要的驅動因素。 全球暖化的影響 全球暖化已經對地球的氣候系統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包括: 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熱浪、乾旱、暴雨和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 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導致海平面上升,威脅沿海地區。 生物多樣性喪失: 氣候變遷改變了許多物種的棲息地,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轉向清潔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森林砍伐等都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措施。 適應氣候變遷: 建立更具韌性的基礎設施、發展更有效的防災系統等都是適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措施。 國際合作: 氣候變遷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各國共同努力才能解決。 總結 全球暖化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我們還有機會採取行動來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了解全球暖化的科學基礎,並採取行動減少碳排放,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想了解更多? 您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 這份報告提供了關於氣候變遷的最新科學證據。 政府氣象局或環保署網站: 這些網站通常提供有關氣候變遷的最新資訊和數據。 相關學術期刊文章: 您可以通過學術資料庫搜尋相關的學術文章,深入了解氣候變化的不同方面。 希望這些資訊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1850-2019 溫室效應增溫

 從 1850 - 1900 年到 2010 - 2019 年,溫室氣體可能導致全球地表溫度上升的範圍為多少?  * 0.5°C 至 1.0°C  * 1.0°C 至 2.0°C  * 1.5°C 至 2.5°C  * 1.5°C 至 3.0° 答案為: 1.0°C 至 2.0°C 。 解釋: 根據 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總結,從 1850-1900 年到 2010-2019 年期間, 各種溫室氣體約導致 1.0°C-2.0°C 的增溫 。

臺南淹水風險分析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衝擊分析》的研究,在假設「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的情況下,到了 2050 年,受到影響最顯著的臺南市,淹水面積為何?  * 110 平方公里  * 210 平方公里  * 310 平方公里  * 410 平方公里 答案為: 310 平方公里 。 好的,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問題: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在「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下,2050 年臺南市淹水面積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 答案: 310 平方公里。 分析: 研究報告: 這題的資訊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專門探討全球暖化對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的影響。 情境設定: 研究中設定了一個最壞的情況,也就是「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這代表人類持續高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會更快。 影響區域: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預測臺南市將受到最嚴重的衝擊,也就是淹水面積會大幅增加。 淹水面積: 四個選項中,正確答案是 310 平方公里。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不採取積極的減碳行動,2050 年的臺南市將有相當大的一片區域會被海水淹沒。 結論: 這份研究的結果相當警醒,顯示氣候變遷對臺灣,尤其是沿海城市,造成的威脅是真實且迫切的。如果我們不積極面對這個問題,未來將面臨更嚴重的海平面上升和暴潮災害。 延伸思考: RCP8.5: 這個縮寫代表「代表性濃度路徑 8.5」,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定義的一種氣候變遷情境,代表高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 淹水面積的影響: 淹水面積增加會導致許多問題,包括土地利用改變、基礎設施損壞、生態系統破壞、居民被迫遷移等。 減緩措施: 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我們需要採取積極的減碳措施,例如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等。 調適措施: 除了減緩氣候變遷,我們也需要採取調適措施,例如加強海岸防護、提升排水系統、建立早期預警系統等。 總結: 這份研究結果提醒我們,氣候變遷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才能解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為減緩氣候變遷貢獻一份力量。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另外,建議您參考綠色和平組織的原始研究報告,以獲得更詳細的資訊。 關鍵字: 綠色和平組織, 全球暖化, 臺灣,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