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範疇二」標籤的文章

溫室氣體盤查範疇二解釋

 Z 公司位於一棟辦公大樓內,每月除了向台電繳交電費之外,還需要向大樓管委會繳納公共空間電費以及清潔費,關於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範圍的敍述,以下何者正確? * 計算範疇一溫室氣體排放量時,需計算用電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 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量包含台電用電以及大樓分攤電力 * 範疇二電力不包含向大樓管委會繳納的公共空間電力分攤 * 台電用電度數,以及大樓分攤的用電都屬於範疇三的溫室氣體排放 答案為: 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量包含台電用電以及大樓分攤電力 。  針對 Z 公司的情境,正確的敘述是: 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量包含台電用電以及大樓分攤電力 以下是更詳細的解釋: 範疇一(Scope 1) :涵蓋公司直接排放的溫室氣體,例如自有車輛的燃油、鍋爐的燃燒等。因此,用電造成的排放不屬於範疇一。 範疇二(Scope 2) :涵蓋公司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是從外部購買的電力、熱力或蒸汽。Z 公司使用的電力,無論是直接向台電購買的,還是透過大樓管委會分攤的公共空間電力,都屬於範疇二的排放。因為這兩部分電力都是公司營運活動所消耗,且排放源來自於外部發電廠。 範疇三(Scope 3) :涵蓋所有不屬於範疇一和範疇二的其他間接排放,例如供應鏈、員工通勤、廢棄物處理等。台電用電和分攤的電力是屬於範疇二,而不是範疇三。 因此,Z 公司在進行溫室氣體盤查時,必須將向台電繳交的電費和向大樓管委會分攤的公共空間電力都納入範疇二的計算中。  

範疇三排放與減碳指數

 因應減碳目標,在建構以達成減碳為主題的指數時,以下哪個碳排放指標在減碳上是對全球暖化問題較有顯著的影響?  * 範疇一  * 範疇二  * 範疇三  * 以上皆非 答案為: 範疇三 。  然而,為了更深入地理解這個答案,讓我們來逐一分析各個範疇的碳排放指標,並說明為何範疇三對減碳具有更顯著的影響。 碳排放範疇簡介 範疇一:直接排放 指企業直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例如工廠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排放。 範疇二:間接排放(購買能源產生) 指企業購買的電力、熱能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範疇三:上、下游價值鏈排放 指企業價值鏈中,不在範疇一或二之內的其他間接排放,包括: 上游:原料採購、運輸等 下游:產品使用、廢棄處理等 為何範疇三對減碳影響最顯著? 排放量占比最高: 大多數企業的範疇三排放量往往遠高於範疇一和二。例如,一家製造商的直接排放可能來自工廠的鍋爐,但其產品在消費者端的使用、運輸、廢棄等過程產生的碳排放可能佔總排放量的絕大部分。 複雜性高: 範疇三的排放來源眾多,且往往跨越不同的公司和產業,因此難以量化和管理。 減碳潛力大: 正因為範疇三的排放量高且複雜,因此具有巨大的減碳潛力。透過優化供應鏈、選擇低碳產品、推動循環經濟等方式,企業可以大幅降低範疇三的排放。 建構減碳指數時為何重視範疇三? 全面性: 僅考慮範疇一和二的排放,無法全面反映企業的碳足跡。 未來趨勢: 隨著各國政府和消費者對減碳要求的提高,範疇三的排放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投資價值: 投資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的ESG表現,而範疇三的排放是評估企業ESG表現的重要指標之一。 結論 範疇三碳排放指標是減碳指數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透過關注範疇三的排放,企業可以更全面地評估自身的碳足跡,並制定更有效的減碳策略。此外,對於投資者而言,範疇三的排放數據可以幫助他們選擇更具永續發展潛力的企業。 延伸思考 如何量化範疇三排放? 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企業採用多種方法和工具,例如生命週期評估(LCA)、投入產出分析等。 如何降低範疇三排放? 企業可以從供應鏈管理、產品設計、廢棄物管理等方面入手,例如選擇低碳供應商、設計可回收產品、推動循環經濟等。 減碳指數的設計原則 :在設計減碳指數時,除了考慮範疇三排放外,還應考慮其他因素,例如企業的減碳目標、減碳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