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2050」標籤的文章

2050 淨零排放目標解析

 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明訂國家長期減量目標修改為哪一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 2030 年  * 2040 年  * 2050 年  * 2060 年 答案為: 2050 年 。 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明訂的國家長期減量目標是: 2050 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這個目標代表著台灣將在 2050 年前,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近乎於零,以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 為什麼選擇 2050 年? 選擇 2050 年作為淨零排放目標,是考量了全球的氣候緊急狀況,以及台灣在能源轉型和產業升級方面的可行性。這個目標也與許多國家所設定的減碳目標一致,顯示了台灣在國際氣候行動上的積極參與。 氣候變遷因應法的重要意義 法制化: 將淨零排放目標寫入法律,代表政府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並提供各部門明確的行動方向。 全面性: 法案涵蓋了減碳、調適、治理等多個面向,顯示台灣在面對氣候變遷時採取了全方位的策略。 國際接軌: 與國際減碳趨勢一致,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並促進國際合作。 邁向淨零排放的挑戰與機會 達成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並非易事,需要政府、企業、公民社會共同努力,克服以下挑戰: 能源轉型: 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發展再生能源。 產業轉型: 降低產業的碳排放,發展低碳經濟。 生活方式改變: 鼓勵民眾採用低碳的生活方式。 同時,淨零轉型也帶來許多新的商機和就業機會,例如: 綠色產業發展: 發展再生能源、節能技術等綠色產業。 創新技術研發: 投入研發新的低碳技術和解決方案。 結論 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是台灣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透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的推動,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有機會打造一個更綠色、更永續的未來。 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參考以下資源: 行政院新聞稿: 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 政院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 ESG遠見: 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2050淨零排放、碳費徵收重點一次看 請注意: 這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議題,相關政策和資訊可能會有更新,建議您隨時關注最新的發展。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臺南淹水風險分析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衝擊分析》的研究,在假設「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的情況下,到了 2050 年,受到影響最顯著的臺南市,淹水面積為何?  * 110 平方公里  * 210 平方公里  * 310 平方公里  * 410 平方公里 答案為: 310 平方公里 。 好的,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問題: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研究,在「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下,2050 年臺南市淹水面積最接近下列哪個選項? 答案: 310 平方公里。 分析: 研究報告: 這題的資訊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專門探討全球暖化對臺灣海平面上升和暴潮的影響。 情境設定: 研究中設定了一個最壞的情況,也就是「不積極減碳情境 RCP8.5」。這代表人類持續高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會更快。 影響區域: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預測臺南市將受到最嚴重的衝擊,也就是淹水面積會大幅增加。 淹水面積: 四個選項中,正確答案是 310 平方公里。這意味著,如果我們不採取積極的減碳行動,2050 年的臺南市將有相當大的一片區域會被海水淹沒。 結論: 這份研究的結果相當警醒,顯示氣候變遷對臺灣,尤其是沿海城市,造成的威脅是真實且迫切的。如果我們不積極面對這個問題,未來將面臨更嚴重的海平面上升和暴潮災害。 延伸思考: RCP8.5: 這個縮寫代表「代表性濃度路徑 8.5」,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定義的一種氣候變遷情境,代表高排放溫室氣體的情況。 淹水面積的影響: 淹水面積增加會導致許多問題,包括土地利用改變、基礎設施損壞、生態系統破壞、居民被迫遷移等。 減緩措施: 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我們需要採取積極的減碳措施,例如發展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等。 調適措施: 除了減緩氣候變遷,我們也需要採取調適措施,例如加強海岸防護、提升排水系統、建立早期預警系統等。 總結: 這份研究結果提醒我們,氣候變遷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才能解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自身做起,為減緩氣候變遷貢獻一份力量。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另外,建議您參考綠色和平組織的原始研究報告,以獲得更詳細的資訊。 關鍵字: 綠色和平組織, 全球暖化, 臺灣,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