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債券與連結債券差異
下列何者為可持續發展債券 (Sustainability bonds) 及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 (Sustainability linked bonds) 的不同之處? * 可持續發展債券之資金必須全部用於綠色或社會投資計畫;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資金用途不受限制 * 可持續發展債券之發行人無產業類別限制;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限制僅特定產業得發行 * 可持續發展債券之計畫書須包含發行人之整體永續發展策略概要資訊;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則不需提供相關資訊 * 發行可持續發展債券之企業財務需有足夠流動性與穩健性;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無特定限制
答案是:可持續發展債券之計畫書須包含發行人之整體永續發展策略概要資訊;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則不需提供相關資訊。
可持續發展債券 (Sustainability Bonds) 與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 (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s) 的主要區別
永續發展債券(Sustainability Bonds)和永續發展連結債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s, SLBs)是兩種不同的金融工具,它們在資金用途、發行條件和目標上存在顯著差異。
最主要的不同在於:可持續發展債券的募集資金必須專款專用,而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的資金用途則沒有限制。
以下是更詳細的比較:
可持續發展債券 (Sustainability Bonds)
資金用途: 募集到的資金必須全部用於具有環境和/或社會效益的特定項目,例如再生能源、節能建築、社會住宅或教育項目等。這些項目通常在發行前就會明確定義。
資金管理: 發行人需要建立一套嚴格的機制來追蹤資金的使用情況,確保資金確實投入到預定的綠色或社會投資計畫中。
績效連結: 債券的條款(例如票息率)通常與發行人的永續發展績效沒有直接連結。
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 (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s, SLBs)
資金用途: 募集到的資金用途沒有限制,發行人可以將其用於任何營運目的,包括一般營運資金、併購等。
績效連結: SLBs 的核心特點是其債券條款(通常是票息率)與發行人的預設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Targets, SPTs) 掛鉤。如果發行人未能達成這些預設目標,債券的票息率可能會增加,反之則可能保持不變或減少(取決於具體設計)。
永續發展策略: 發行人需要承諾達成具體且可衡量的永續發展目標,這些目標通常是其整體永續發展策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總結來說:
可持續發展債券著重於資金的用途,確保資金流入特定永續專案。
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著重於發行人的整體永續發展績效,鼓勵發行人達成其承諾的永續目標,並透過債券條款來實現激勵或懲罰。
因此,在您提供的選項中,最能說明兩者不同之處的是:
可持續發展債券之資金必須全部用於綠色或社會投資計畫;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資金用途不受限制。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