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永續債券類型與發行量

 目前全球發行量最大的永續相關債券為? * 綠色債券 * 社會債券 * 轉型債券 * 可持續發展債券 答案為: 綠色債券 。  目前全球發行量最大的永續相關債券是 綠色債券 (Green Bonds) 。 各類永續債券說明 永續債券市場涵蓋多種類型,其中綠色債券在發行量上長期佔據主導地位。以下是對您提到的幾種債券的詳細說明: 綠色債券 (Green Bonds) : 用途 :募集的資金專門用於資助具有環境效益的項目,例如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提升、溫室氣體減量、廢棄物處理、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育等。 特點 :它是永續債券市場中發展最成熟、規模最大的一種類型,深受全球投資者青睞,尤其是那些重視環保和氣候變遷議題的投資者。許多國家、國際組織和企業都積極發行綠色債券來推動其綠色轉型。 市場地位 :根據最新資料,綠色債券的發行量遠超其他永續債券,預計未來也將持續成長。 社會債券 (Social Bonds) : 用途 :募集的資金用於資助具有社會效益的項目,旨在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或幫助相關群體。例如:可負擔的基礎設施、基本服務(如醫療、教育)、可負擔的住宅、創造就業機會、糧食安全等。 特點 :在COVID-19疫情期間,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社會衝擊,社會債券的發行量曾有顯著增長。 可持續發展債券 (Sustainability Bonds) : 用途 :結合了綠色債券和社會債券的目標,募集的資金同時用於資助具有環境和社會雙重效益的項目。 特點 :它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的永續發展框架,讓發行人能同時兼顧環境和社會責任。 轉型債券 (Transition Bonds) : 用途 :主要為那些難以立即達到「綠色」標準,但承諾在特定時間內逐步實現低碳轉型的企業提供融資。資金用於幫助這些高碳排產業(例如水泥、鋼鐵、能源等)進行技術升級和流程改造,以減少其碳足跡,朝向淨零碳排目標邁進。 特點 :相較於綠色債券,轉型債券的目標更側重於「轉型」過程,而非直接的「綠色」活動。由於市場對其定義和標準尚無統一共識,發行量相對較小,但隨著全球淨零碳排共識的加強,其發展潛力巨大。 總結 雖然各種永續相關債券都在成長,但 綠色債券 因其明確的環境效益和成熟的市場標準,一直是全球發行量最大、最受歡迎的永續債券類型。它在全球永續金融市場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為氣候行動和綠色經濟轉型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

永續金融商品之正確敘述

 有關永續金融商品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債券、基金、ETF 等金融商品皆可於投資流程中納入 ESG 因素 * 由於永續投資領域尚處於發展階段,投資方法論及具體影響皆未明確,故目前僅有機構投資人可購買永續金融商品 * 投資流程中納入永續概念可降低風險,然而衍生性商品風險相對較高,兩者概念相違背,故目前衍生性商品尚無法納入 ESG 因素 * 永續債券可分為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臺灣發行規模最大的類型為可持續發展債券 答案為: 債券、基金、ETF 等金融商品皆可於投資流程中納入 ESG 因素 。  以下是關於永續金融商品的正確敘述: 債券、基金、ETF 等金融商品皆可於投資流程中納入 ESG 因素 債券、基金、ETF 等各類金融商品確實都能在投資流程中納入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因素 。這是永續金融的核心概念,旨在引導資金流向對環境和社會有正面影響的企業或專案。透過考量 ESG 因素,投資人可以在追求財務報酬的同時,也達成永續發展的目標。 以下是其他選項的錯誤原因: 「由於永續投資領域尚處於發展階段,投資方法論及具體影響皆未明確,故目前僅有機構投資人可購買永續金融商品」是錯誤的。 永續投資的確仍在發展中,但個人投資人也能購買永續金融商品。許多基金公司和券商都提供相關產品,讓一般大眾也能參與永續投資。 「投資流程中納入永續概念可降低風險,然而衍生性商品風險相對較高,兩者概念相違背,故目前衍生性商品尚無法納入 ESG 因素」是錯誤的。 雖然衍生性商品風險較高,但這並不表示它們無法納入 ESG 因素。實際上,市場上已經出現與 ESG 表現掛鉤的衍生性商品,例如連結永續發展指數的選擇權或期貨。永續概念旨在降低長期風險,這與衍生性商品本身的風險特性並不衝突,而是提供另一種風險管理和投資策略的面向。 「永續債券可分為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臺灣發行規模最大的類型為可持續發展債券」是錯誤的。 永續債券的分類確實包含綠色債券、社會債券、永續發展債券(結合綠色和社會效益),以及永續發展連結債券。然而, 臺灣發行規模最大的永續債券類型是綠色債券 ,而非永續發展債券。 希望這些資訊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對永續金融還有其他疑問,歡迎隨時提出。  

永續發展債券的正確定義

 以下有關可持續發展債券之敘述何者為正確的? * 可持續發展債券係指債券本息支付條件與發行人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 (SPTD) 相連結之債券 * 可持續發展債券係指債劵所募集之資金擇一用於綠色投資計畫或社會效益投資計畫 * 可持續發展債券係指債券所募集之資金全部同時用於綠色投資計畫及社會效益投資計畫 * 可持續發展債券係指債券所募集之資金全部同時用於公司治理投資計畫 答案為: 可持續發展債券係指債券所募集之資金全部同時用於綠色投資計畫及社會效益投資計畫 。  永續發展債券的正確定義 在您提供的選項中, 永續發展債券 的正確敘述是: 永續發展債券係指債券所募集之資金 全部同時用於綠色投資計畫及社會效益投資計畫 。 進一步解釋 「永續發展債券」(Sustainability Bond)的設計宗旨,是將募集到的資金同時投入到對環境有益(綠色投資計畫)和對社會有益(社會效益投資計畫)的專案中。這種債券結合了綠色債券(Green Bond)和社會效益債券(Social Bond)的特性,旨在支持更廣泛的永續發展目標。 其他選項的說明: 與發行人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 (SPTD) 相連結的債券 :這描述的是 永續發展連結債券 (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而非永續發展債券。永續發展連結債券的特點在於其債券條款(例如票息率)會根據發行人是否達成預設的永續發展績效目標而調整。 資金擇一用於綠色投資計畫或社會效益投資計畫 :這不符合永續發展債券「同時用於」的定義。單獨用於綠色計畫是綠色債券,單獨用於社會效益計畫是社會效益債券。 資金全部同時用於公司治理投資計畫 :公司治理(Governance)是永續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面向,但專注於公司治理投資計畫的債券,通常會歸類在更廣泛的ESGS(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框架下,而非單獨定義為永續發展債券。永續發展債券強調的是對環境和社會的直接效益。 希望這個解釋對您有幫助!  

臺灣氣候變遷特性辨析

 下列何者 並非 臺灣地區的氣候變遷特性? * 海平面上升 * 侵臺颱風個數減少 * 臺灣夏季增長 * 降雨量呈現上升趨勢 答案是: 降雨量呈現上升趨勢 。  下列選項中,並非臺灣地區氣候變遷特性的是「降雨量呈現上升趨勢」。 根據氣候變遷相關報告,臺灣氣候變遷的特性包括: 海平面上升 :臺灣周遭海域的海平面有明顯上升的趨勢,且上升速度較全球平均快。 侵臺颱風個數減少 :侵臺颱風的總數有減少的趨勢,但強颱的頻率增加,且伴隨的強降水事件增多。 臺灣夏季增長 :臺灣的夏季時間明顯延長,冬季則縮短。 降雨量變化趨勢不明顯 :年總降雨量的長期變化趨勢並不一致,部分報告指出年總降雨日數呈現減少趨勢,但極端降雨事件的強度和頻率則有增加的現象,整體呈現降雨兩極化,而非總降雨量呈現明確的上升趨勢。 因此,選項「降雨量呈現上升趨勢」並非臺灣地區氣候變遷的普遍特性,更精確的描述應為降雨型態的兩極化,即乾濕季分明,少雨日數增加,但大豪雨事件頻繁。 相關資訊可參考: 台灣氣候變遷趨勢 第二章臺灣氣候變遷分析 氣候報告示警本世紀末襲台颱風可能每年僅1至2個但風雨更強 氣候變遷報告:暖化持續到世紀末台灣夏天恐長達7個月  

海平面上升淹沒景點預測

 美國非營利氣候組織 Climate Central 預測,當地球升溫達攝氏 3°C,海平面上升將導致哪些景點成為水鄉澤國? * 臺北龍山寺 * 英國白金漢宮 * 日本東京塔 * 以上皆是 答案為: 以上皆是 。  美國非營利氣候組織 Climate Central 預測,當地球升溫達攝氏 3°C,以下景點都可能成為水鄉澤國: 臺北龍山寺 : 根據 Climate Central 的「描繪我們的未來」工具顯示,若全球暖化達到 3°C,臺北龍山寺將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英國白金漢宮 : 多項資料指出,Climate Central 預測在地球升溫 3°C 的情況下,白金漢宮將被海水環繞甚至淹沒至二樓。 日本東京塔 : 東京塔也被 Climate Central 列為在 3°C 暖化情境下,特別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地標之一。 因此,答案是「以上皆是」。 您可以透過以下連結了解更多資訊: 氣候與能源選擇將影響未來數百年海平面上升的高度 - 臺北龍山寺 氣候變化預測顯示白金漢宮及其他世界遺址被水環繞 氣候與能源選擇將影響未來數百年海平面上升的高度 - 白金漢宮 描繪東京的未來 - 東京塔  

海平面上升與人口影響

 美國非營利氣候組織 Climate Central 預測,當地球升溫達攝氏 3°C,海平面恐將淹沒全球多少人口的居住地? * 2 億 * 4 億 * 8 億 * 12 億 答案為: 8 億 。  根據美國非營利氣候組織 Climate Central 的預測,當地球升溫達到攝氏 3°C 時,海平面可能淹沒目前全球 超過 8 億人口 的居住地。 詳細說明 Climate Central 是一個專注於氣候變遷科學資訊的獨立組織,他們透過創新的研究和視覺化工具,幫助大眾了解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尤其是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 他們的研究指出,如果全球氣溫持續上升,未能有效控制在巴黎協定所設定的目標內(例如限制在 1.5°C 內),地球升溫 3°C 的情境將會導致: 海平面大幅上升 :由於冰川和冰蓋融化加速以及海水熱膨脹,全球海平面將持續上升,且這種上升是不可逆轉的,意味著這些地區將永久被海水淹沒。 大規模人口流離失所 :超過 8 億人目前居住在預計將被高潮線淹沒的土地上。這將對全球沿海社區造成巨大衝擊,許多城市和地區可能需要實施前所未有的防禦措施,甚至被迫放棄居住。 亞洲面臨最大風險 :受影響的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亞洲國家。例如,中國、印度、越南和印尼等國家,都有大量人口居住在低窪沿海地區,面臨著嚴重的長期淹沒風險。 長期影響 :儘管海平面上升的全部影響需要數百年才能完全顯現,但人類在未來幾十年內的行動,將決定這些長期後果的嚴重程度。若未能有效減排,後果將更為嚴峻。 簡而言之,地球升溫 3°C 對全球海平面和居住地帶來的影響是極其嚴重的,將導致數億人面臨失去家園的風險,並對全球社會、經濟和地緣政治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突顯了全球採取緊急且有力的氣候行動的重要性。  

海平面上升:臺北哪個區較安全?

 地球上升 2.5°C 情境下,臺北市和新北市哪一個區域低於海平面的情況 較不嚴重 ? * 三重區 * 萬華區 * 大安區 * 板橋區 答案是: 大安區 。  在地球升溫 2. 5 ° C 的情境下,要判斷臺北市和新北市哪個區域受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較不嚴重,主要取決於其 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受到淹沒的風險就越小。 讓我們看看您提供的四個區域的平均海拔高度: 三重區 (Sanchong District) :平均海拔約為 2 公尺到 7 公尺。 萬華區 (Wanhua District) :平均海拔約為 4 公尺。 大安區 (Daan District) :平均海拔約為 13 公尺。 板橋區 (Banqiao District) :平均海拔約為 7 公尺。 哪個區域受影響較不嚴重? 根據這些數據, 大安區 是這四個選項中平均海拔最高的區域,約為 13 公尺。因此,在地球上升 2. 5 ° C 導致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下, 大安區 受到低於海平面影響的程度將會較不嚴重。 詳細說明 海平面上升是氣候變遷的直接影響之一,主要是由於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和冰蓋融化以及海水受熱膨脹。儘管無法精確預測在 2. 5 ° C 升溫情境下海平面會上升多少,但科學家普遍預計將會有顯著的上升。 對於地勢低窪的地區,即使是相對較小的海平面上升,也可能導致: 淹水風險增加 :尤其是颱風或暴雨期間,海水倒灌和排水困難會加劇淹水情況。 海岸線後退 :低窪的沿海地區可能會被永久淹沒,導致土地流失。 地下水鹽化 :海水滲入地下水層,影響飲用水和農業灌溉。 相較之下, 大安區 由於其較高的海拔,能夠更好地抵禦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它的地理位置相對遠離主要河口和海岸線,也降低了直接受到海水入侵的風險。而三重、萬華和板橋等區域,由於靠近河岸或地勢較為低窪,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下,面臨的淹水和災害風險會相對較高。 總結來說,考慮到海拔高度是抵禦海平面上升的關鍵因素, 大安區 是這四個選項中受影響最輕微的區域。 希望這些說明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