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衝擊評估
下列何者是正面衝擊的例子? *
企業在原住民社區發展再生能源,為了取得土地使用,只要跟當地里長承諾提供金錢補助當地居民即可,是雙贏局面,即使部分居民不同意 *
組織採取措施降低客戶的再生能源成本,因此使更多客戶從使用非再生能源轉向再生能源,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 *
組織研發出低耗能的設備,受到客戶喜愛,但原物料的取得卻必須仰賴更長距離的運輸 *
組織於偏遠社區建造高碳排的工廠,但因為創造當地居民就業機會,而獲得肯定
好的,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四個選項,找出最符合正面衝擊的例子:
分析:
- 選項一: 企業雖然取得了土地,但也侵犯了部分居民的意願,且僅以金錢作為交換,缺乏對當地文化的尊重與長遠的社區發展考量。此舉雖然看似雙贏,但實際上並非一個真正的正面衝擊。
- 選項二: 組織採取的措施直接促使更多人使用再生能源,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對環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符合正面衝擊的定義,即對環境、社會或經濟產生了正向的影響。
- 選項三: 雖然組織研發出低耗能設備,但為了取得原物料卻增加了運輸的碳足跡,這在環保效益上產生了矛盾。因此,這個選項並不能算是完全的正面衝擊。
- 選項四: 組織雖然創造了就業機會,但高碳排工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雖然短期內對當地經濟有所貢獻,但長期來看,環境問題可能對社區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選項二 最符合正面衝擊的定義。組織透過降低客戶的再生能源成本,成功促使更多人轉向使用再生能源,這對減緩氣候變遷有著直接且積極的貢獻。
總結:
正面衝擊應該同時考量環境、社會和經濟三個層面。一個真正的正面衝擊,不僅要帶來經濟效益,還應該對環境友善,並能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
額外補充:
在評估一個行動是否為正面衝擊時,我們還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 長期影響: 短期效益可能掩蓋長期的負面影響。
- 公平性: 是否對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公平?
- 可持續性: 是否能持續帶來正向效益?
- 不可預期的影響: 是否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希望這個分析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正面衝擊的概念。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