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交易性質說明
我國現行推動之碳交易,性質屬於下列何者? * 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 強制總量管制交易 * 自願與強制兩者混合 * 以上皆非
答案為: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我國(台灣)現行推動的碳交易,性質屬於 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詳細說明
台灣目前主要採行的是 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Voluntary Carbon Offset Market)。這表示企業可以透過執行各類減碳專案(例如造林、能源效率提升、再生能源等),經核證後取得「減量額度」(俗稱碳權),並在台灣碳權交易所進行交易。這些碳權可用於:
抵減碳費: 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使用國內減量額度來抵減部分碳費。
環評增量抵換: 在進行新開發案時,可使用碳權抵換增加的碳排放量。
碳中和宣告: 企業購買碳權以抵銷自身排放,達到碳中和目標。
未來發展與碳費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目前除了推動自願減量額度交易,也已經啟動 碳費 制度,對年排放量達一定規模的企業徵收碳費,這是一種「以價制量」的機制。
此外,環境部正積極規劃在2026年下半年試行,並於2027至2028年正式推動台灣版的 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 (ETS),屆時台灣的碳交易市場將會是 自願與強制兩者混合 的性質。然而,就「現行」推動的碳交易而言,主要是以自願減量額度交易為主。
希望這個解釋對您有幫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