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台灣碳權交易相關法規

 下列何者為我國碳權交易直接相關的子法規範? [甲]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 [乙] 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 [丙] 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丁] 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管理辦法 答案: 甲、丁 。  在台灣,與 碳權交易直接相關 的子法規範包括: [甲]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 :這是台灣取得「減量額度」(俗稱碳權)的主要途徑,透過企業或各級政府執行自願性減量專案,經審查通過後可申請核發碳權,這些碳權可用於碳交易,也可扣抵碳費。 [丁] 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管理辦法 :此辦法主要用於環評增量抵換,當開發行為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時,需要進行增量抵換。雖然這些「減量效益」被稱為「類碳權」,且其嚴謹性不如自願減量專案產生的碳權,但它確實是碳權相關的一種抵換機制,且可在特定情況下用於抵換環評承諾的排放量,甚至在碳費制度中,其減量效益在達到指定目標後,可作為碳費繳納的抵減額度。 而其他選項的說明如下: [乙] 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 :這個辦法主要是針對需繳納碳費的企業,鼓勵其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以換取碳費的 優惠費率 。雖然與減碳相關,但其目的並非直接產生可交易的碳權,而是與碳費的繳納方式和減免有關。 [丙] 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這個是規範碳費徵收對象在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時,需要達成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以適用優惠費率。它定義了減量目標,但本身並非直接關於碳權的產生或交易。 因此,直接與碳權交易相關的子法規範為 甲和丁 。 故正確答案為: 甲、丁  

碳費子法辨析與目標

 下列何者 不屬於 我國徵收碳費之相關子法? * 碳費收費辦法 * 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 *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 * 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答案是: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 。  在臺灣,徵收碳費的相關子法主要圍繞著《氣候變遷因應法》而制定,目的是為了解決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並促進溫室氣體減量。 關於碳費徵收的相關子法 在您提供的選項中,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不屬於我國徵收碳費的相關子法。 以下是各選項的說明: 《碳費收費辦法》: 這是直接規範碳費如何收取、計算方式、繳納期限等細節的法規,與碳費徵收高度相關。 《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 旨在鼓勵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可能與碳費的優惠費率或抵減機制連結,因此是碳費制度的重要配套子法。 《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這個名稱聽起來像是一個會規範徵收對象減量責任的文件,可能與碳費的徵收範圍或目標設定有關。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 這項辦法主要是針對企業或個人透過實施特定專案,達到溫室氣體減量效果後,可以申請取得減量額度(碳權)的機制。雖然與溫室氣體減量相關,但它主要聚焦於 碳權的生成與管理 ,而非碳費的徵收。碳權可以用來抵銷碳費,但辦法本身並非碳費徵收的直接子法。 因此, 《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管理辦法》 是關於碳權機制的管理,而非碳費徵收的直接相關子法。  

台灣碳交易性質說明

 我國現行推動之碳交易,性質屬於下列何者? * 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 強制總量管制交易 * 自願與強制兩者混合 * 以上皆非 答案為: 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  我國(台灣)現行推動的碳交易,性質屬於 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 詳細說明 台灣目前主要採行的是 自願減量額度交易 (Voluntary Carbon Offset Market)。這表示企業可以透過執行各類減碳專案(例如造林、能源效率提升、再生能源等),經核證後取得「減量額度」(俗稱碳權),並在台灣碳權交易所進行交易。這些碳權可用於: 抵減碳費: 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使用國內減量額度來抵減部分碳費。 環評增量抵換: 在進行新開發案時,可使用碳權抵換增加的碳排放量。 碳中和宣告: 企業購買碳權以抵銷自身排放,達到碳中和目標。 未來發展與碳費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目前除了推動自願減量額度交易,也已經啟動 碳費 制度,對年排放量達一定規模的企業徵收碳費,這是一種「以價制量」的機制。 此外,環境部正積極規劃在2026年下半年試行,並於2027至2028年正式推動台灣版的 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 (ETS) ,屆時台灣的碳交易市場將會是 自願與強制兩者混合 的性質。然而,就「現行」推動的碳交易而言,主要是以自願減量額度交易為主。 希望這個解釋對您有幫助!  

台灣碳費相關規範概述

 下列何者為我國課徵碳費之相關規範? [甲] 氣候變遷因應法 [乙] 碳費收費辦法 [丙] 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 [丁] 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答案: 甲、乙、丙、丁皆是 。 我國課徵碳費的相關規範是一個完整的法規體系,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層面: [甲] 氣候變遷因應法 這是碳費徵收的上位法源,明確了台灣推動碳定價、徵收碳費的法律基礎和方向。它確立了 2050 淨零排放目標,並授權主管機關訂定相關子法來實施碳費機制。 [乙] 碳費收費辦法 這是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所訂定的子法,詳細規範了碳費的 徵收對象 (例如:年排放量達 2.5 萬公噸 CO2e 以上的電力業、製造業)、 計算方式 (碳費 = 收費排放量 × 徵收費率)、 繳費時程 以及 相關費率 等具體細節。 [丙] 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 這項辦法是為了鼓勵企業積極減碳而訂定。符合碳費徵收對象的事業,若能透過轉換低碳燃料、提升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或製程改善等措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並達到主管機關設定的指定目標,就可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經審查核定後申請適用 優惠費率 。 [丁] 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這項規範進一步細化了「自主減量計畫」中需要達成的 減量目標 。它會根據不同的行業別或排放型式,設定具體的目標年指定目標和年度指定目標,作為企業申請優惠費率的依據。 綜合以上所述,這四項規範都是我國課徵碳費的相關依據,彼此環環相扣,共同構成了碳費制度的完整框架。因此,正確答案是: * 甲、乙、丙、丁皆是  

永續債券資訊取得管道

 持有永續相關債券的投資人能透過甚麼管道獲得發行企業的永續資訊? [甲] 發行永續債券計畫書 [乙] 定期申報之資金運用評估報告 [丙] 存續期間結束後之資金運用評估報告 [丁] 發行企業的財務報告書 答案: 僅甲、乙、丙 。  如何取得永續債券發行企業的永續資訊 對於持有永續相關債券的投資人來說,了解發行企業的永續資訊至關重要。這些資訊能幫助投資人評估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表現,以及其永續承諾的履行情況。以下是投資人可以透過的管道: 發行永續債券計畫書 (甲) :這是企業在發行永續債券時會公開的文件,其中詳細說明了債券的發行目的、資金運用計畫、預期帶來的永續效益,以及相關的永續目標與衡量指標。這份文件是了解企業永續策略和債券核心資訊的重要來源。 定期申報之資金運用評估報告 (乙) :永續債券的發行企業通常會定期(例如每年)提交資金運用評估報告。這份報告會追蹤債券所募得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是否符合當初計畫書中所承諾的永續專案,並評估這些專案所達成的永續效益。這讓投資人可以持續監控資金的流向和永續成效。 存續期間結束後之資金運用評估報告 (丙) :在永續債券的存續期間結束後,部分發行企業可能也會提供一份最終的資金運用評估報告,總結整個債券期間的資金使用情況和永續成果。這雖然不一定是所有永續債券的強制要求,但若有提供,將能提供更全面的回顧。 發行企業的財務報告書 (丁) :儘管財務報告書主要關注企業的財務狀況,但現代許多企業也會在年報、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報告)或永續報告書中揭露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政策、目標、績效和相關資訊。這些報告可以作為輔助資料,讓投資人從更宏觀的角度了解企業的永續經營理念。 綜合來看,發行永續債券計畫書、定期申報的資金運用評估報告,以及存續期間結束後的資金運用評估報告是投資人最直接且相關的永續資訊來源。雖然發行企業的財務報告書也可能包含永續資訊,但前三者更聚焦於永續債券本身的承諾與執行。 因此,答案為「 僅甲、乙、丙 」。  

永續融資與傳統產業分析

 對於難以減排的傳統能源密集產業公司而言,綠色債券的資金用途規定,將提高其籌資難度,而永續連結融資提供較適合的條件,以下何者 非 其原因? * 減碳目標明確納入融資條款 * 不限制資金用途,提供籌資彈性 * 無須設定具企圖心的永續目標 KPI * 貸款設定之永續目標 KPI 能與企業永續承諾結合 答案是: 無須設定具企圖心的永續目標 KPI 。  傳統能源密集型產業公司在面對綠色債券的嚴格資金用途規定時,確實會遇到籌資困難。相比之下, 永續連結融資 (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 SLL) 提供更適合的條件,以下是原因分析: 永續連結融資的優勢 減碳目標明確納入融資條款: 永續連結融資的核心特點是將公司的永續績效,特別是減碳目標,直接與貸款條款掛鉤。如果公司達成預設的永續目標(例如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的百分比),則可能獲得更優惠的利率。這種機制鼓勵公司積極推動永續轉型,並將永續策略融入核心業務。 不限制資金用途,提供籌資彈性: 與綠色債券不同,永續連結融資的資金用途沒有特定限制。這表示公司可以將資金用於任何營運需求,包括資本支出、營運資金、併購等,而無須將資金綁定在特定的綠色專案上。這對於需要資金進行全面轉型或投資多種減排技術的傳統產業公司來說,提供了極大的彈活性。 貸款設定之永續目標 KPI 能與企業永續承諾結合: 永續連結融資的績效指標 (KPI) 是根據借款公司的具體永續策略和目標來量身定制的。這意味著公司可以設定與自身業務和產業特性高度相關的永續目標,並將其與企業的整體永續承諾緊密結合。這種客製化的特性使得永續連結融資更能反映公司的實際轉型進程。 非永續連結融資原因的選項 您提供的選項中, 「無須設定具企圖心的永續目標 KPI」 並非永續連結融資適合傳統能源密集產業公司的原因。事實上,永續連結融資的關鍵在於 必須設定具備企圖心 (ambitious) 的永續目標 KPI 。如果目標不夠具體或缺乏挑戰性,融資方可能不會提供優惠條件,也無法真正推動企業的永續轉型。 因此,永續連結融資之所以適合難以減排的傳統能源密集產業公司,正是因為它提供了資金彈性,並透過與企業減碳目標掛鉤的機制,激勵公司積極實現永續轉型,而非迴避永續目標的設定。 希望這能解答您的疑問!如果您對永續連結融資或綠色債券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出。...

歐盟綠色債券標準內容

 以下何者為歐盟綠色債券標準之內容? [甲] 募得款項用途需與永續性分類規則具備一致性 [乙] 由發行人擬定的綠色債券架構的內容 [丙] 資金分配與影響報告 [丁] 要求由合規的獨立第三方進行外部驗證 答案: 甲、乙、丙、丁皆是 。  歐盟綠色債券標準之內容 歐盟綠色債券標準 (EU Green Bond Standard, EU GBS) 是一套旨在提高綠色債券市場透明度與可信度的嚴格標準。其主要內容包括: [甲] 募得款項用途需與永續性分類規則具備一致性: 這是 EU GBS 的核心要求。綠色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必須用於符合歐盟永續性分類規則 (EU Taxonomy Regulation) 中所定義的環境永續經濟活動。這確保了綠色債券的資金真正流向對環境有益的專案。 [乙] 由發行人擬定的綠色債券架構的內容: 發行人需要制定並公開其綠色債券框架,其中詳細說明了資金的運用、專案選擇標準、管理流程以及報告機制等。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清晰的資訊。 [丙] 資金分配與影響報告: 發行人必須定期報告資金的實際分配情況,以及這些資金所資助專案的環境影響。這有助於追蹤資金流向,並評估綠色債券對環境的實際效益。 [丁] 要求由合規的獨立第三方進行外部驗證: 為了確保綠色債券符合 EU GBS 的要求,發行人必須聘請獨立的第三方驗證機構對其綠色債券框架和報告進行驗證。這大大增加了綠色債券的可信度。 綜合以上所述,選項中提到的甲、乙、丙、丁皆為歐盟綠色債券標準的內容。 因此,正確答案是:甲、乙、丙、丁皆是